后疫情時代,“新基建”如何使激光行業煥發“新機”?
疫情期間,為刺激經濟增長,工信部在三月召開了加快5G發展專題會,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的意見。當前,一些新產業呈現廣闊發展空間,一些新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些新產業、新需求大多與新基建、新服務相關。從短期來看,發展新基建、新服務能夠實實在在地促進經濟增長,有利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從長期來看,發展新基建、新服務能夠夯實我國經濟長期發展基礎。
圖源:VEER
新基建,有別于工業基礎,屬于信息時代的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新能源充電、工業互聯網共七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圖源:東方證券
在全國貫徹“外放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不斷恢復產能的大背景下,激光行業如何應對“新基建”建設,在這一輪“新基建”浪潮中把握先機?本篇文章就將從7大“新基建”細分領域,整理盤點“新基建”給激光及光電企業帶來哪些機遇。
城市軌道交通
中銀國際表示,2019年底,全國共40座城市開通城軌線路,累計通車里程達到6,730.27公里。在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城軌基建投資作為穩經濟的利器之一,有望持續加碼。地方政府專項債和PPP項目提供增量資金來源,促使城軌基建投資進一步提升,貢獻通車里程持續增加。據財政部數據,預計2020年全年通車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
隨著城際高速鐵路與軌道交通的建設與材料投入,鈑金件作為基礎材料將被大量使用。高效的激光加工技術如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則是出產高質量鈑金件的必備工藝之一。銳科激光、創鑫激光、杰普特激光等激光光源企業,大族激光、華工激光、奔騰激光、宏山激光、邦德激光、海目星激光等大功率激光設備企業在此領域發展可期。
邦德S-series 30000w 光纖
激光切割機
(圖源:邦德激光)
銳科高功率脈沖光纖激光器
(圖源:銳科激光)
此外,對于鐵路軌道的維護來說,激光清洗也是一種高效的工具。冷水機(如特域機電等)作為激光設備重要的配套設備,也將在這一波新基建建設中迎來發展。
充電樁&新能源電池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20年1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3.1萬臺,私人充電樁71.2萬臺,車樁比約為3.5:1,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銷量的25%左右,保守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700萬輛左右。以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000萬輛、車樁比1:1估算,需要的充電樁數量約1880萬臺。
而回到新能源汽車本身,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則意味著巨大的動力電池加工市場。動力電池是提供新能源汽車動力的來源。而焊接是鋰電池電芯的制造到電池PACK成組中一項重要的制造工序,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藝關乎電池的成本、質量、安全以及電池的一致性。不同于傳統的焊接技術,激光焊接以其優勢,非常適用于動力電池焊接。
該領域已成為備受激光設備企業重視的細分領域,聯贏激光、逸飛激光是該細分領域的佼佼者。當然,也不乏更多看好此細分領域的激光設備企業。
聯贏光纖激光器激光焊接機
(圖源:聯贏激光)
逸飛EFE-AWS-1080F激光焊接站
(圖源:逸飛激光)
5G建設
當前市場擔憂疫情會影響5G年初招標,以及供應鏈供貨周期延長,從而對全年5G建設進度產生較大影響。但當前通信行業在頂層協調部署下,中國5G產業鏈正在快速復工復產,供應鏈之間的協同作用加強。從運營商角度來看,中國聯通上半年與中國電信力爭完成47個地市、10萬基站的建設任務,預計前三季度與電信合作完成25萬站建設。中國移動則于2月29日表示,2020年“建設30萬個5G基站”的目標不會變,今年將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設5G網絡。目前三大運營商全年計劃建設55萬個基站,預計全年建設進度有可能超預期。
從5G基建的產業鏈來說,包括上游基站(含基站射頻、天線)、中游網絡建設(網絡規劃設計、優化、維護)和下游終端設備及產品應用場景構成。其中,無線主設備及傳輸設備中的光纖光纜、光模塊和光通信設備直接涉及光通信產業。例如,設備商有中興通訊、烽火通信;光模塊企業有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正源;光纖光纜廠商則有長飛光纖光纜、亨通光電等。
同時,5G時代的到來,催生了FPC材料加工的需求,隨之帶來了超快激光器應用商機。而終端消費產品的更新換代,則會帶動激光微加工、剝離加工、面板設備的需求。目前大族激光、華工、盛雄、德龍、海目星等精密加工的激光企業正在加緊布局中。
華工FPC激光切割機
(圖源:華工激光)
人工智能
新時代證券表示,人工智能在技術商業場景應用需求提升,產業規模將持續增長。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確立人工智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人工智能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如今,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已運用于智能安防、醫療、金融和教育等領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增速45%,遠超全球市場規模增速水平。
人工智能涉及硬件層面和通用的AI能力。以激光雷達來看,從激光測距技術,逐步發展了激光測速、激光掃描成像、激光多普勒成像等技術。同時,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將帶動激光器芯片的發展。在激光芯片領域,我們可以看到有長光華芯、瑞波光電等企業布局。
長光華芯高功率激光芯片
(圖源:長光華芯)
特高壓
根據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共規劃了12條特高壓工程。按照每條特高壓約200億元投資測算,年內新審批的7條特高壓線路或將帶來約1500億元左右的市場增量空間。
特高壓輸電鐵塔由于負載大,對底座及結構的穩定性要求極高,對加工精度、準確度、質量等方面都有著極高要求。因此,大功率激光切割精度高、質量好、效率高的優勢將在特高壓輸電鐵塔的建設上得以體現。
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
如今,越來越多的產業發展依賴于數據資源,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于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工業互聯。數據中心的建設,其內部連接以及數據中心之間的互聯都離不開光纖通信相關技術和產品,如光纖光纜、光模塊、光芯片等。
結語
“新基建”代表著新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在當前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新基建”既是實現經濟平穩有序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新基建”將會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機會,大量企業將從“新基建”中受益,作為當今各個國家都頗為關注和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的激光行業當然也不例外。
以上內容整理編輯自: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企鵝號、MFC金屬板材成形、雪球網、OFweek激光網、邦德激光、券商中國、新浪財經、ACT激光聚匯、OESHOW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